当前位置

首页 > 励志格言 > 经典格言 > 关于节俭的格言4篇

关于节俭的格言4篇

推荐人: 来源: 阅读: 4.89K 次

关于节俭的格言1

1、节约就是大收成。

关于节俭的格言4篇

2、一颗米粒九十九个工。

3、勤能补拙,省能补贫。

4、一星半星,凑两成斤。

5、节约时间胜过储存金银。

6、丰收万石,也要粗茶淡饭。

7、浪费无底洞,坐吃山要空。

8、少开一盏灯,奉献一片情。

9、收入是毛的,节约是实的。

10、黄金本无种,出自勤俭家。

11、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不完的美筵。

12、家有万担,不脱补衣,不丢剩饭。

13、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。

14、兴家犹如针挑土,败家好似水推舟。

15、出门走路看风向,穿衣吃饭量家当。

16、成家犹如针挑土,败家犹如浪打沙。

17、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

18、论吃还是家常饭,论穿还是粗布衣。

19、合理的安排时刻,就等于节约时刻。

20、节约好比燕衔泥,浪费好比河决堤。

21、辛苦得来的果实,不好一口气把它吃完。

22、耗子还存三分粮。粮头不俭,粮尾喊饭。

23、食但是佳,充饥则可;身但是华;遮身则可。

24、社会犹如一条船,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。

25、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。

26、不念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;斯以伐根而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长也。

27、不珍视秋天的人,不会真正爱春天;不珍惜果实的人,不会真正爱花朵。

28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,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。

29、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大意:节俭,是善行中的大德;奢侈,是邪恶中的大恶。

30、惟俭能够助廉,惟恕能够成德。大意:只有节俭能够使人廉洁奉公,只有宽容能够使人养成好的品德。

关于节俭的格言2

1.静以养身,俭以养德。——诸葛亮

2.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。——辛尼加

3.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。——爱默生

4.君子忧道不忧贫。——孔丘《论语卫灵公》

5.财有限,费用无穷,当量入为出。——颜之推

6.天下之事,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。——陆游

7.豪华尽出成功后,逸乐安知与祸双。——王安石

8.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,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,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。 ——卢梭

9.谁在平日节衣缩食,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;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,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。——萨迪《蔷薇园》

10.奢侈只是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得安乐而已。——孟德斯鸠《论法的精神》

11.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务维艰。——朱柏庐《朱子家训》

12.侈而惰者贫,而力而俭者富。——韩非子《韩非子显学》

13.常将有时思无时,莫把无时当有时。——《增唐贤文》

14.侈将以其力毙。——先秦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

15.侈则多欲。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,枉道速祸。——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16.君子以俭德辟难,不可荣以禄。——先秦《易传·否》

17.俭,德之共也:侈,恶之大也。——先秦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

18.奢俭之节,必视世之丰约。——先秦《三国志·魏书·己凯传》

19.囚其国家,去其无用之费,足以倍之。——先秦《墨子·节用上》

20.节用于内,而树德于外。——先秦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

关于节俭的格言3

1.人惰而侈则贫,力而俭则富。《管子·形势解》

2.多求不如省费。宋·司马光《言招军札子》

3.有德者皆由俭来也。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4.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《尚书·虞书·大禹谟》

5.俭为德之恭,侈为恶之大。《周书·韦孝宽传》

6.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7.轻而多取,吾宁寡而俭用。弘一大师《格言别录》

8.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,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清·朱柏庐《夫子治家格言》

9.凡不能俭于已者,必妄取于人。清·魏禧《目录里言》

10.以俭立名,以侈自败。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11.俭则足用,俭则寡求,俭则可以成家,俭则可以立身。《古今图书集成·家范典》

12.勤是摇钱树,俭是聚宝盆。《古今对联集锦·农村联》

13.凡事一俭,则谋生易足;谋生易足,则于人无争,亦于人无求。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俭》

14.上节下俭者则用足,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。宋·林逋《省心录》

15.俭以寡营可以立身,俭以善施可以济人。《古今图书集成·家范典》

16.为政之要,曰公与清。成家之道,曰俭与勤。宋·林逋《省心录》

17.仁以厚下,俭以足用。《资治通鉴》卷八九《晋纪十一》

18.俭则约,约则百善俱兴;侈则肆,肆则百恶俱纵。清·金缨《格言联璧·持躬》

19.惟俭可以惜福,惟俭可以养廉。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安安先生》

20.惟俭养德,惟移荡心。《明通鉴》卷六,太祖语

21.节俭朴素,人之美德;奢侈华丽,人之大恶。明·薛宣《读书录》卷七

22.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。毛泽东《我们的`经济政策》

23.自奉必须俭约,宴客切勿留连。清·朱柏庐《夫子治家格言》

24.声色之害,甚于鸩毒。《明通鉴》郑五,太祖语

25.俭开福源,奢起贫兆。《魏书》卷六二《李彪高道悦列传》

26.俭则寡欲,侈则多欲。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27.节用储蓄,以备凶灾。《后汉书·肃宗孝章帝纪》

28.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引古语

29.制俗以俭,其弊为奢。宋·王安石《风俗》

30.衣不求华,食不厌蔬。宋·王安石《长安县太君墓表》

31.不勤不俭,无以为人上也。隋·王通《文中子·关朗》

32.居丰能俭,在富能贫。《晋书·陆云疏》

关于节俭的格言4

1、生产好比摇钱树,节约好比聚宝盆。

2、紧紧手,年年有。

3、借人衣,不整齐。

4、节约能源有良方,充分利用自然光。

5、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有勤俭败有奢。——(唐)李商隐

6、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——那便是母爱。——字严

7、大吃大喝顾眼前,省吃俭用度灾荒。

8、节约节约,积少成多,一滴两滴,汇成江河。

9、一星半星,凑两成斤。

10、从俭入奢易,从奢入俭难。

11、衣食俭中求。

12、今日省把米,明日省滴油,来年买条大黄牛。

13、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——诸葛亮《诫子书》

14、成功的时候,谁都是朋友。但只有母亲——她是失败时的伴侣。——郑振铎

15、节约时间胜过储存金银。

16、节俭是致富的秘诀。

17、穿破才是衣。

18、一切节约,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。

19、省吃餐餐有,省穿日日新。

20、节用免求人。

21、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大意: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,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。

22、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——爱默生

23、吃千吃万,不如吃饭。

24、奢者狼藉俭者安,一凶一吉在眼前。—— 白居易

25、十匙合成一碗饭。

26、学问勤中得,富裕俭中来。

27、一个创业者的成功的心态:黄金本无种,出自勤俭家。

28、父之美德,儿之遗产。——字严

29、谁在平日节衣缩食,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;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,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。 ——萨迪

30、丰收当歉年过。

31、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不完的美筵。

32、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——〖唐〗孟郊

33、粗茶淡饭,细水长流。

34、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。

35、浪费是支出,节约是收入。

36、零钱凑零钱,到时不费难。

37、世间的活动,缺点虽多,但仍是美好的。—— 罗丹

38、节约时间就是延长生命。

39、父母所欲为者,我继述之;父母所重念者,我亲厚之。—— 《格言联璧》

40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,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。—— 恩格斯

41、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——司马光

42、毛毛雨湿透衣裳,杯杯洒喝垮家当。

43、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——欧阳修

44、节约好比燕衔泥,浪费好比河决堤。

45、吃不穷,穿不穷,打算不到就受穷。

46、行船靠掌舵,理家靠节约。

47、细水和流,吃穿不愁。

48、父母德高;子女良教。——《格言对联》

49、浪费无底洞,坐吃山要空。

50、粮再多,野菜也要备几锅。

51、为人父母天下至善;为人子女天下大孝。——《格言联璧》

52、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。

53、节约莫怠慢,积少成千万。 ——范继亭赞同

54、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,抚我,畜我,长我,育我, 顾我,复我。——《诗经》

55、论吃还是家常饭,论穿还是粗布衣。

56、不当家不知柴米贵。

57、食不过佳,充饥则可;身不过华;遮身则可。

58、春天种下秋天收,如今存下将来用。

59、冬不节约春要愁,夏不劳动秋无收。

60、奢侈是民族衰落的起点。

61、在父母的眼中,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,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。——费孝通

62、笑脏笑破不笑补。

63、君子以俭德辟难。大意: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。

64、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,将是人类的眼泪。这可不是小麻烦,而是大灾难。

65、少开一盏灯,奉献一片情。

66、俭可以助廉。

67、布袍草履耐风寒。

68、惜水、爱水、节水,从我做起。

69、成家子,粪如宝;败家子,钱如草。

70、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。

71、省下来多少,就是得到多少。

72、合理的安排时间,就等于节约时间。

73、真理是我们所有财产中最有价值的,所以让我们节约吧。

74、父不慈则子不孝;兄不友则弟不恭;夫不义则妇不顺也。 ——〖南北朝〗颜之推

75、家有千金,不点双灯。

76、一两煤,一块炭,积少成多煮熟饭。

77、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。—— 陶渊明